我剛開始就問心理師,我現在很焦慮,因為我發現我好像走錯路...
背景介紹:此次諮商的背景是我第一次要換工作的時候,因為我大學是念醫技系,但是我討厭實驗室的生活,每天看不到太陽,所以我再決定要換工作,但是我不曉得我要找的方向以及領域有哪些,因此尋求諮商心理師。
自我覺察部分:
我從小到大想要念醫學系(這件事是自己想要的),是我爸媽也只知道相關醫學系跟公務人員,所以我從小到大也只有唸書,直到大學才開始接觸其他事情,自我探索。但是殊不知已經進入30歲的階段,身邊的醫學系的同學或者是工程師都已經年薪破百萬,我的起薪才約40萬元左右,因此極度焦慮。
我剛開始就問心理師,我現在很焦慮,因為我發現我好像走錯路,我以為我會愛上檢驗那種緊張生活,可以面對病人,可以解決病人的問題,這些跟我過去想像不太一樣,我們對於醫療決策並未有任何的影響力,只能by order去進行檢驗,只要檢驗有出來就可以了。
我感受到巨大的痛苦,我小時候的夢想是希望可以去幫助別人,希望可以別人給我回饋,從中去得到成就感。我想像醫生一樣的去幫助別人,希望可以從病人身上的到感謝的回饋,但我已經重考三次,我已經比別人慢了6年的時間,我沒有時間再去重新嘗試(因為我爸媽都會說,你去重考阿,錢的事不用擔心,但是我無法跨過我沒收入的自卑感) 但是我不曉得,除了醫生之外 有哪個職業可以給我接觸到這麼多人,又可以有感恩的回饋之成就感,又可以幫助到那麼多人,而且又要這麼多錢,就在這麼多的矛盾上導致我非常的焦慮。
心理師諮商方法:
1. 他給予我一個寫個很多形容詞還有許多卡牌(例如: 愛 尊重,自卑,快樂.....等),然後叫我挑出三個,然後再叫我繼續排序,我只記的對我最重要的是 感謝 ,所以心理師說,你之後要走相關領域是希望有人可以跟你感謝的等等 透過前三順序來跟我所我選擇工作的方向。
2. 再來她告訴我,關於比較這件事,他跟我說你當然可以跟別人比較,心理師就問我說為何要比較,你比較之後你要得到甚麼回饋。瞬間我不知道我要怎麼說明我為什麼要去比較,但是我就是要比較才可以得到成就感。再來心理師從科學角度去跟我分析,你跟他從大環境到微小的基因都不一樣(控制變因完全不同),你怎麼比較。
所以心理師解構,他就說你唯一控制變因只有一個的部分就是跟自己比較,有進步就是好。
3. 心理師說:你做的任何嘗試,中途放棄也沒關係,他也是一個選項;就算做的途中就已經知道會失敗也沒關係,因為就像演戲依樣,至少演到底,悲劇也是一齣好劇不是嗎??
接下來,我就跟心理師說我也常常跟自己比較。我念醫學大學,念頂尖大學,但是我就是覺得我好像必須要進步,所以我就算下班,我還是認為我必須去作提升自己的規劃,我沒辦法忍受自己去打電動去耍廢,我好像要看到自己比之前還要好才可以超越別人。因為就算我進到一間好的公司,我一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被裁員,因為我被時代淘汰。
所以我會一直逼自己念書,逼自己去參加考試,參加好像可以幫助自己的考試,例如銀行相關工作所需執照,高普考,英文考試,學習寫程式......等等可以讓自己維持自己可以跳槽的能力,但是我就會陷入一個困境,我想要在短時間內學席得到成效,但是我要上班,晚上就只有3個小時可以使用,我還要念書,還要運動,還要約會....等,就會陷入無限的抉擇當中,會有上述這些抉擇問題,會是因為我覺得我比別人晚很多(重考加上延畢.....等),好像不能休息,你要繼續努力才可以更進步,你才不會被別人追上,所以我覺得我不能休息。
心理師諮商說法:
如果你休息了會不好嗎? 我回答會
怎麼不好呢? 因為我會在我休息的時候被超過
那如果你不休息,慢慢來嘗試各種狀況,各種領域,你有完成你所做的目標嗎,或者你有時間去思考你要的東西嗎? 你有試試看是不是正確的方向嗎?
最後心理師跟我解構,你的人生才30歲,為什麼要限制自己在30歲依定要做些甚麼事情呢?? 而且30歲不代表是很老阿,你放眼望去你可能7.80歲的人生,休息一兩年其實你根本看不到這段時間的長度,但是豐富度一定不一樣(而且也不是要叫你甚麼事都不做,做自己喜歡的事(看劇,也是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想法還有體驗,是有在持續成長的)。而且有千萬不要為了去媒合長輩的期待去做這些事情,因為你永遠滿足不了別人,他們只會貪婪的要求你,因為他們只要出一張嘴就可以得到榮耀,但是你卻要傷痕累累才可以看到成果。
所以休息、對自己好,才是妳以後生活第一擺在優先順位的,你要做的快樂,你才可以持續進步。
綜整上述:
第一份工作(醫院醫檢師,每天都待在看不到人的實驗室,每天面對看不到的細菌病毒,很痛苦,而且常常加班,薪水也不高 33K)
............................................諮商後,以我喜歡接觸到人,接觸到新事物的個性......................
第二份工作(計畫性研究助理,雖然是行政職,在外人看起來很普通,說出去可能會被笑,但是我把它當作休息,每天從一成不變的事情中找到可以跟許多不同的人交流的機會,以及合作專案,我覺得很快樂,而且也得到不少的稱讚,也交了許多高層的朋友跟厲害的人,也幫助到許多人拿到專利證書,完全符合我的個性,但是因為醫院管理端為了省錢砍薪水成29K,所以換工作) 40K
............................................計畫結束,依舊持續跟著心理師所講的,要符合感謝的特質,滿滿的成就感,不要虧欠自己,不滿意或者自己不被重視就是要解決,不要悶著所以換工作............................................................................
第三份工作薪水50K
(回到臨床,但是是在民間機構,面對是運動員訓練,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挑戰,而且可以面對我過去完全沒遇見的族群,持續去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個性,持續投履歷,看自己的職場價值,但是想休息就休息是我現在的策略。)
最後,諮商對我來說算是可以給我方向,但是不會有解答的。你下的每個決定都是正確解答,絕對不會錯,先從對自己好,才有辦法幫助別人,更幫助自己。
______
你諮商的方式?
實體面對面
在心理諮商前,你感受到的狀態?
我會每天好像喘不過氣來一樣,無緣無故開始緊張,想大便
諮商過程中,你感受到心理諮商師給你的啟發
你的心理諮商師價格
- 寄訊息給這名作者 (問題或分享你的故事),我們會替你匿名轉達
- 這名諮商師的連絡資訊
- 裘德團隊陪你一起聯繫諮商
- 諮商之後,我們會主動關切你的諮商心得,陪你核對是否找到適合你的諮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