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經驗讓我明白什麼是「適合的心理師」...

第一次在校外諮商的心得-從媒合到初談。

這次經驗讓我明白什麼是「適合的心理師」。


==============================================


【為何去校外諮商】

上大學後才知道心理諮商這項資源,一開始想從網上多了解時,得到的資訊都很抽象,像是「心理師會引導你,去了就知道」這類的內容,不然就是很雞湯的文章。鼓起勇氣去學校諮商後,常有一種談得很累、不想再繼續談的感覺。

常聽到人家會說:「只是遇到『不適合』你的心理師,一直換到合適的就好」後來才發現之前的心理師的風格和引導,可能不適合當時的我。有次遇到的心理師說話的風格讓我感到壓力,有段時間不想再去學校初談,於是鼓起勇氣去外面諮商。


(後來在學校有遇到適合我的心理師,上面文字是我當時的感受、和決定去試試外面諮商的原因。在外諮商不便宜,要好好珍惜學校資源~)


==============================================


【校外諮商所】-第一次選擇心理師風格,第一次用樂高來模擬自己的狀態


在諮商所官網填單,過三天專員來電,詢問我想諮商的方向、希望風格的心理師、可以面談的時間等,之後就會媒合符合條件的老師。我說希望是年輕女老師(因為那時覺得對異性說心事有點放不開),風格偏溫柔,因為想要有姐姐這樣的角色跟我討論心事。(在校初談機會很容易被預約完,所以根本無法選擇心理師或風格)

初談時就感覺到這位心理師滿適合我的,討論時對我很溫柔,當我表達不想說某些內容的時候,也不會很刻意的再開話題。(有些老師會讓我覺得有點急,這個話題沒延續,就會想辦法往另一方向開話題。不過也有可能是之前我比較沉默XD)

諮商的內容是有關家庭創傷,內容其實滿複雜的,講了半個多小時還沒理出一個邏輯。老師拿出了樂高人偶,讓我把覺得家人對應的角色給區分出來,並且依照她的引導去排列人物間的關係,也是那次我才清楚意識到原來家裡關係是長怎樣,以前只是抽象的感覺,但都講不清楚。(在校用過人偶或是沙盤,覺得滿新奇的)

後續我們談了十多次,這次經驗讓我發現選擇老師風格其實很重要。後來找心理師時,會先思考如果我會想找哪樣的朋友談這件事,然後就會依大頭照找給我類似感覺的心理師討論,目前兩三次嘗試還滿成功的😂

______

你諮商的方式

實體面對面

在心理諮商前,你感受到的狀態?

第一次到校外做諮商有點緊張,但又很期待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諮商過程中,你感受到心理諮商師給你的啟發

老師讓我拿樂高人偶排出家庭關係,讓我意識到自己在家承擔的角色

你的心理諮商師價格

NTD. 1200

______

如果你遇到相同的情況,想要給予作者匿名回應與鼓勵,或想要聯繫作者推薦的諮商師,我們很高興能給你一些支援。用 $100 元即可解鎖:
  • 寄訊息給這名作者 (問題或分享你的故事),我們會替你匿名轉達
  • 這名諮商師的連絡資訊
  • 裘德團隊陪你一起聯繫諮商
  • 諮商之後,我們會主動關切你的諮商心得,陪你核對是否找到適合你的諮商師
你的 $100 元,有一部分將讓作者獲得部分抽成,感謝/身為同儕的故事分享,也作為下一次的心理諮商基金;其餘將用於裘德的服務以及網站營運。

點此解鎖同儕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