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假裝用工作、認識很多直銷朋友 (因為他們擁有散發很多正面能量) 去試圖抹除這些負能量...
2022 年 8 月,我正式踏入心理諮商,到目前為止已經半年。
-這個想法其實早在 2021 年 3 月就形成,當時的我歷經疫情、轉職、伴侶的情緒勒索及暴力、家人所賦予的期待,讓原本承載著所有自我的心理應聲碎裂。
-
「好想去死….」
「…反正死了也沒有人會關心我」
「是不是死掉就不用承受這麼多的痛苦….」
負面情緒跟著我,足足陪伴我度過將近三個月。
我假裝用工作、認識很多直銷朋友(因為他們擁有散發很多正面能量)去試圖抹除這些負能量,看似有點成效的背後,我的副作用就更強。
「我辦不到」「我應該是真的很爛」「連朋友都不信我的話,算什麼朋友」
憤怒、失望、失落、悲傷的心情交雜在一起,面對人群我沒有快樂,面對自己想做的事也沒有動力,我不曉得為什麼其他人每天看起來都很快樂,但我卻辦不到。
-
直到 2022 年 6 月,我遇到現任伴侶,一開始我們也是吵架不斷,我有個壞習慣,吵架時會什麼話都不說,默默聽默默承受。
我的伴侶無法接受冷暴力,但她想要跟我好好溝通好好相處。
我們兩個都喜歡討論彼此客觀的想法,某天,我跟她提到我一直都很想去諮商,但礙於薪水根本不足以負擔,以往根本不敢嘗試。
「要不要去諮商看看?」
她問我,並開始著手搜集心理諮商的資料。
-
兩個月後,第一次諮商。
我找到這位諮商師,針對自我情緒的處理跟探討很有研究,而這也是我最需要的部份。
第一次溝通完後,我依然很緊張,我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對的。
第一個月的諮商,我幾乎結束時都哭著走出諮商室,我的情緒得到抒發,有人可以理解、同理並確實說出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感覺,這些歷程讓我得到心裡的安慰。
情緒抒發完之後,諮商師開始會引導思考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或是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感覺。
我開始一步步去解析在成長過程中我所面對到的事情,求學過程中家庭背負巨額債款、媽媽獨自撐起家中經濟、夢想與現實互相抵觸於是抹滅自己的興趣、不斷的跟同儕比較、以他人作為優先選項…等等,我才意識到原來過去的我是個壓力鍋,不斷承受過多的壓力但本人並無自覺,因為對我來說那樣的壓力叫做「正常」。
開始諮商後,我最大的改變是對生活週遭保持一點「彈性」,覺察自己的狀態,能量缺乏時我能用什麼方式去補足;對所有事情不再是一板一眼,能夠調整自己做事的方式,不僅是行為,而是要從心裡想法先開始改變。
一但心裡有空間有彈性,所有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現在的我雖然尚未痊癒,但正走在療癒自己的過程中!給予自己支持與鼓勵,相信自己的這份信念會慢慢像種子一樣逐漸長成大樹!
我的諮商師告訴我一句話我現在都還記得
「你鼓起勇氣走進心理諮商,這就是你在往前的痕跡!」
______
你諮商的方式?
實體面對面
在心理諮商前,你感受到的狀態?
我常常會覺得自己不如人,沒有專業背景,也沒有厲害的地方,光是想到這件事就可以讓我鬱悶很久,開始自我懷疑,甚至會放大他人的缺點,自以為抓到把柄。
諮商過程中,你感受到心理諮商師給你的啟發
諮商師只是告訴我,把情緒抒發解開,拆解當下除了感到悲傷、或嫉妒以外,底層的自己是為了什麼而有如此強烈的情緒。
你的心理諮商師價格
NTD. 3000 元/50 分鐘
______
如果你遇到相同的情況,想要給予作者匿名回應與鼓勵,或想要聯繫作者推薦的諮商師,我們很高興能給你一些支援。用 $100 元即可解鎖:
- 寄訊息給這名作者 (問題或分享你的故事),我們會替你匿名轉達
- 這名諮商師的連絡資訊
- 裘德團隊陪你一起聯繫諮商
- 諮商之後,我們會主動關切你的諮商心得,陪你核對是否找到適合你的諮商師
你的 $100 元,有一部分將讓作者獲得部分抽成,感謝她/他身為同儕的故事分享,也作為下一次的心理諮商基金;其餘將用於裘德的服務以及網站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