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給你貼這些標籤的?你為甚麼會覺得自己很爛很慘?你是跟誰比?然後一一幫我分析,我從甚麼階段開始成為一個「這麼愛比較的人」...
本身是生技產業,大學讀的是醫學院,碩士念的也是國立大學,畢業後當研究助理,發表 paper 後,就在這家公司工作,任職約 4 年多。
一直以來,公司營運方向不是很明確,雖然研究人員 (我們這些員工) 做出的初期結果很不錯,但總會因為高層不懂生技的行銷或後續的開發方式 (高層非生技領域人士),或不想投錢,最後許多好的商品都不了了之。
因此沒獲利,就三不五時年終少給,或是繼續鞭策員工要更努力,但事實根本是後端 (高層兼 BD) 的問題。許多努力都付諸流水,在 2022 年走了不少資深員工。其中,我也是資深年資的員工之一,同一批進來的人走了,當然對我心情有滿大影響。
外加前幾年,有時候會被主管 PUA,當時剛畢業的我也不知道這是 PUA,真的會打從心裡滿沒自信,覺得自己不夠好,尤其每談到薪資時,更會被 PUA 。但事實上根本不是我不夠好,畢竟我從基從員工,做到可以帶 2-3 人的小主管,或是只要不談薪水時,也滿常被稱讚 (後期)。
*所謂的「PUA」是英文「Pick Up Artist(搭訕藝術家)」的簡稱,本來是指運用行為和心理誘導對方發生關係的搭訕套路,後來演變成兩性之間、上對下的一種情緒操控。(來源)
另一部分是在 2022 年意外得知電子業的親戚,起薪就比我待同崗位那麼久還要多;另外是高中同學,以前在校成績通常是輸我 10 名,但現在科技業年薪是我 2-3 倍。以及另一半,求學階段根本是接近倒數的那種,但現在靠其他專長 (當然他也很努力),年薪也是我的 2 倍。
知道這些後,真的滿挫折,覺得自己一直以來是那麼努力的人,不論是在求學階段那麼辛苦念書,或學生時期表現不算太差,或工作時期認真付出那麼多,但最後待遇卻比別人差。因此想辭職,離開低薪還會被 PUA 的公司,但發現自己存款還不夠 XD,還是得繼續待再存點錢,就覺得自己好慘。
走進諮商室,一開始討論彼此喜歡的諮商方式時,都還可以正常對談。但開口講自己故事時,一開口就開始哭。描述完故事後,我只記得諮商師問我:
所以你是覺得自己很慘?還是過得還不錯?(因為我有提到目前職位以及在公司權力還不錯) 才意識到,阿,原來我對自己角色認定也是有點混亂。
第二是她問我,到底是誰給你貼這些標籤的?你為甚麼會覺得自己很爛很慘?你是跟誰比?然後一一幫我分析,我從甚麼階段開始成為一個「這麼愛比較的人」。
後來發現應該是進入職場後,可能常聽”你不夠好”等言論,整個放大了我的沒自信。後來討論到,或許我是該離開有毒職場,諮商師也有跟我討論,我有沒有做其他嘗試,試著換其他工作。至於「愛比較」以及「跟誰比」,當下沒有想到解答。
後來時間就到了。
______
你諮商的方式?
實體面對面
在心理諮商前,你感受到的狀態?
覺得自己過的慘,有時候想想會哭。很長一段時間, 悶悶不樂,不想起床, 每天沒什麼目標
諮商過程中,你感受到心理諮商師給你的啟發
他問:到底是誰給你貼這些標籤的。我突然覺得,對阿,是誰說我很爛?! 面談完後很神奇地又突然聽到相關議題的 podcast,就比較願意給自己多點耐心,而且我現在好像其實沒不好。
你的心理諮商師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