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六次的諮商過程裡,即便會揭開傷疤,也會好好包紮。她講這些的時候,我覺得是一種得到保護的感覺...
這算是第一次使用付費的諮商資源吧,一開始還找不太到心理諮商所在哪裡裡,因為位子真的好隱密,記得我進去諮商所的情緒是抱著期待和有一點緊張的。
初次晤談心理師會先讓我填寫一張單子,填寫的時候不太確定是不是自己最近一個月的狀態,便向心理師提出疑問,她很親切的說「那不然⋯當作是這近兩個禮拜的狀態好了!」填寫完後我們一起進入了小房間,裡面有四個空的座椅,地上有張地毯,我問她我要坐哪裡,她說都可以呀,於是我觀察了附近的佈置之後選擇坐在她的左前方,她和我說有些人坐在我的位子會看到門上的貼的吸引棉會嚇到(因為密集恐懼症XD
然後我就說,因為我想看到左邊角落的燈。
她一開始有先說明了自己是實習諮商師的身份,詢問我是否同意錄音以供督導時能夠作為讓督導有些參考或給予引導的重現諮商現場紀錄,督導完後就會刪掉,但如果不同意也可以,並且表示諮商的內容都會是保密的。我好奇問她說,那如果我不同意要怎麼督導,她回說可以憑她的記憶力(又笑了一下)。
她接著引導我分享我的家庭成員,也適時問我有沒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我可以感覺到她是試圖想要與我靠近。
她在我的預約諮商表單上,看見我好像對於工作上有一些很茫然的狀態,問我會不會想要聊聊這一塊,於是我開始分享這份工讀帶給我的焦慮感和壓力。我覺得好久沒有一個人能夠認真聽我完整講完我的經歷,而這個傾聽的過程不會去打斷我或是參入她的個人經驗讓我偏題或認為對方的立場可能與我的嚮往持反對意見,只感覺到心理師真的很認真的理解我的狀態,並且同理我。接著我開始說當天我提離開工讀的決定,討論了我之所以會提離職的原因,因為昨日看見的貼文、和年輕藝人早逝的新聞,接著我開始展露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還不太明確。
她與我分享她的看見:我好像會去追尋做一件事情(工作)背後的意義,會想要去找能夠讓我的靈魂有花火的事情她好奇我前面提到追尋內在靈魂的喜悅的部分,想要我多聊聊這一塊。我提了之前工作遇見的個案告訴我的事情、圖書館接觸到的書、聽的podcast 、追蹤的IG、大學的諮商經驗,讓我在一些比較難度過的時候有一個陪伴的感受。
她對於為什麼那個個案讓我有特別的感受?我說因為我跟他素昧平生,他卻願意告訴我他的事情,而且那也許是一個比較私人的感受卻能和我分享。
她也會適時的向我提問:
我對她說的以上這些有沒有什麼想法?
因為到這邊發現她前面比較少分享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就提了出來,於是她問我會好奇她的什麼事情?接著就和我分享她為什麼會想當心理師,以及這一路以來的感受。
______
你諮商的方式?
實體面對面
在心理諮商前,你感受到的狀態?
我在去年年底從上一份工作離職,原因是覺得快到某個年齡該要決定人生方向且有發展。
原本是想讓自己有時間並規劃下一步要做些什麼,但剛離職就開始有焦慮感,不斷投履歷(多以和上一份工作類似性質的方向搜尋)並且面試了四次,後來在二月錄取並進入先以工讀生身份任職,待程序跑完約需一個月後(三月)預計成為正式員工但還會再有試用期。
一開始去做了兩天,對於工作內容不是很喜歡,不曉得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而且對環境和人感受到頻率不太對,第一天晚上還失眠,第二天下班前就告訴當初面試我的主管說覺得自己會拖累大家進度,且通勤騎車時間需要很久讓我感到身體的疲累,主管告訴我工作的一開始本來就會有陣痛期,再給自己一點時間試試看,狀況愈多了就會變強了,但我一直很感覺到不太自在,甚至有些抗拒去工作的感覺,工作上有很多自己之前沒接觸過的東西,需要花自己私底下的時間去多增加背景知識等等,前兩天就覺得⋯好累⋯
會想著「要不要乾脆早點離開,讓人家有時間去找下一個能協助單位的人」,同時也會想自己是不是想要逃避事情而不用去面對自己終究要承擔的事情,或是真的閒下來又會覺得沒什麼方向
可能情緒裡還參雜著一些自己先前放棄的經驗,常常會有「會不會是因為我自己很容易放棄,而且還把過去的經歷一直丟棄不再使用」的感覺,每次都好像重新來過⋯
所以會有失眠、食慾不振、腸胃運作過度的身體徵兆,心理心理則是感到焦慮、想逃避、卻又想釐清自己在想些什麼
諮商過程中,你感受到心理諮商師給你的啟發
1.我想要與人工作、我的共情能力是我很大的優勢,因為我想看見的是一個人,而不是某個片面
2.我雖然會有那些「不知道怎麼和別人說自己正在做些什麼」的焦慮,但我好像不會(也不想)為了要迫於壓力,而去找一個我可能現在認為是有點像要去找一個SOP的工作
而且她陪著我去盤點我現有的資源,不管是經濟上或情感的支持,讓我能稍微踏實一些
並且她告訴我在這六次諮商的過程中,會有自我覺察可能到某個境界,可能會讓我想突然產生做決定的衝動,這時候她會帶我和緩下來,因為身邊的人的覺察可能沒有跟著我一起更深,所以他們的反彈也許反而會造成我的震盪。我們在諮商室50分鐘的時間,會揭開了我一個一個的傷疤,但我更多是在諮商室外要去面對的人事物,所以她會讓我在這六次的諮商過程裡,即便會揭開傷疤,也會好好包紮,
她講這些的時候,我覺得是一種得到保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