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現在不需要那麼幼稚,現在不是國中操場我不需要一直討好我的朋友好讓他們願意約我去他們的宿舍聊天或是去打球...我不用害怕跟別人長得不一樣。
上一次心理諮商的時候,我覺得我又挖到新的寶藏了,我迫不及待要將新獲得的觀念付諸於應用。
我從小就是一個生理構造與性向不一致的多元性向的小孩,國中學會形容我這樣的詞彙是 T,我討厭這個字。再長大一點學會是 LGBTQ,去了墨爾本看見那個城市裡異性戀幾乎快成為少數弱勢族群而多元性別的人成為主流潮流的象徵時,稍感釋懷。
起源是我去參加一些工作的社交聚會,那些總是讓人緊張但都是不一樣的原因。我記得朋友會因為社交聚會而緊張因為對話時被貶低,但我從來不曾對話被貶低,我甚至跟諮商師說每一次我只要開始跟人對話我就會一直一直不斷地發現「咦?你跟我想像的不一樣,你怎麼這麼不聰明?」我理性上知道我一直以來都是覺得這世界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厲害,但我只要一看見西裝筆挺的人,我就感到自卑。
諮商師跟我做了一件我最喜歡、我絕對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核對」。他說:
看到西裝筆挺的人會緊張。那看到套裝的女生會緊張嗎?
我答:嗯... 好像不會。但會覺得他們很美,我配不上她們。
諮商師問:那西裝筆挺,很高的人,也會一樣的感覺嗎?
我答:不會。很高我沒感覺。
諮商師問:那矮呢?
我答:矮的我只會覺得很帥(握拳朝天揮了兩下)yaaaa~ 帥喔 short king!
我再補充:噢不過... 如果我看到也是 T 的人,我會首先感到有點厭惡。我會感到熟悉,我知道我不害怕他,但我不會想要跟 T 說話,我覺得那就會變成我們一群 T 窩在一起...
我再補充:噢不過如果是像昆蟲擾西那樣很帥很體面的 T,我就不會討厭。我會覺得很厲害,但那跟我沒有關係,那不是我。
諮商師說嗯。
我感覺我好像在我自己打結的思緒裡面試圖看著這些打結的線頭到底是怎麼走的?我忘記諮商師中間問了我些什麼問題,但我記得我們聊到我想要的歸屬感。
我說我小時候就知道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幼稚園的時候會故意拿一個玩偶坐在角落玩,看看有沒有人要跟我說話。我國中參加夏令營的時候,看見我長得很帥個性很活潑的表弟會被其他小孩約去游泳、去他們的宿舍聊天,但我不能游泳,因為我的身體不是我喜歡的樣子,也沒有人約我去宿舍聊天。所以最後一天舞會的時候,我坐在一張桌子上,旁邊有一束路燈照下來的光,我還特地移到那束光底下坐著,營造出如電影般的孤立感。我笑開因為覺得小時候的自己很幽默,但只是想表示我並不害怕那個孤立感,但我總是覺得我矮了別人一階。然後我說,我感覺我永遠沒有辦法體驗身為男生的感覺因為他們永遠可以有多一個器官可以放進去另外一個人的身體裡面但我永遠不行。
講出來了,這次感覺有進步一點,有聽到這有多荒謬 😂
諮商師說,如果你把性體驗的研究拿來看的話,每一個人的體驗都是不一樣的。就算男生可以體驗到不同器官的體驗,他也沒有辦法體驗到女生的器官呀。即使是女生,也會有些事情是無法體驗到的。真的去研究這件事情,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的體驗是一樣的。
這次我終於有點同意了。所以我真心好奇的問「那為什麼主流媒體都會把這件事情塑造成就是那樣呢?好像就是那一個動作,就是同一件事情。」
諮商師想了一下回答「也許大家在面對一個龐大又沒有規則的事情時,會試圖想要理出一個可以遵循的規則,好讓這件事情感覺沒有那麼可怕。這也是大家尋找的歸屬感吧。」
我可以同意,我完全可以理解。在沒有規則的世界哩,發明出來的規則其實都是假的,都只是為了讓大家不要那麼害怕其實世界是毫無規則的而已。
諮商師說,她在紐約讀心理學的時候,因為紐約是一個大融爐,每一個人都來自不一樣的地方,都獨特性非常強所以「歸屬感」這個議題特別強烈。因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大家會想要找與自己長得像的人、跟自己一樣的人聚在一起,比如說台灣留學生聚會,讓自己有熟悉的歸屬感。然而這需求再放大一點,心理學在研究幫派與霸凌的時候,也都是因為想要找「歸屬感」而加入了幫派,或是霸凌一個與自己看起來不一樣的人。諮商師又舉了另外一個例子,說很多聰明到能夠領導世界的天才,通常都會因為曲高和寡、找不到與自己一樣的人而憂鬱甚至自殺。
聽到這裡,我又感覺更釋懷了。我喜歡聽到比自己狀況還要嚴重一百倍的例子,那讓我感覺我不是很慘的。
我說,這有讓我感覺好一點,我覺得我也許不需要再西裝筆挺的社交場合裡試圖要跟他們一樣西裝筆挺,我不需要加入那個幫派,我拒絕因找不到歸屬感而霸凌的行為。
諮商師說對。說你知道嗎?很多 LGBTQ 的小孩容易因為無法 fit in (融入社交圈) 而感到找不到歸屬感。這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但事實就是你並沒有比別人少了什麼,而是每一個人的體驗都是不一樣的,你就是體驗到了 LGBTQ 的成長過程。真的是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噢!
嗯。好吧。
我想我不需要因為看著那些跟我長不一樣的人而感到畏懼,我想那是從國小、國中開始習得的習慣,就是想要加入大家。那感覺真的很幼稚😂 我想我現在不需要那麼幼稚,現在不是國中操場我不需要一直討好我的朋友好讓他們願意約我去他們的宿舍聊天或是去打球... 我現在是個優秀的大人了,我不用害怕跟別人長得不一樣。
一個小時的諮商其實還塞了很多其他的主題,很超值。最後諮商師問我感覺如何?我說我感覺用對話和詞彙把腦袋裡打結的毛線扯平了一些,感覺我的觀念想法被打開了,然後有很清楚的功課讓我去練習。爽。
______
你諮商的方式?
視訊諮商 (Skype、Google Meet等軟體)
在心理諮商前,你感受到的狀態?
我看到所有人我都認為他一定比我聰明比我厲害,導致我的預設狀態就是去討好所有人,但我一而再再而三發現那好浪費我的時間,因為後來都是那些人要來討好我不是我要去討好他們。
我害怕西裝筆挺的人,我渴望想要穿西裝,但那根本不適合我。
我總是感覺矮人一截。
諮商過程中,你感受到心理諮商師給你的啟發
他核對了幾個不同的條件,讓我更清楚看見我害怕得並不是「看起來像大人的人」,不是身高不是女生,而就是性別這件事讓我警覺性最高。
諮商師跟我分享了她自己學生時期的故事,讓我感覺輕鬆,像是在跟一個優秀的朋友聊天的感覺。我感覺我值得與一個這麼優秀聰明的人對話,我很驕傲,很安心。
你的心理諮商師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