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是當時職涯的抉擇讓我感到十分焦慮,然而接下來幾次的諮商裡,我們討論到的卻不只有職涯...
實體面對面最一開始填預約諮商的表單內容裡,我寫下的是當時職涯的抉擇難題,讓我感到十分焦慮,然而接下來幾次的諮商裡,我們討論到的卻不只有職涯。
在當第二次諮商時得到了一份作業,是心理師邀請我去相信我三十歲時的理想生活,列了三個版本,而我在寫的過程中其實是感到有壓力的、想拖延這個作業的,所以我在下一次諮商裡剛好有個機會能夠告訴諮商師我的感受:「我其實來這邊很害怕,因為我又要來告訴你:『我其實沒有想好我的未來,我又沒做到什麼了』」
她那時候的回應是「諮商對我而言,不是一個檢視你的機會,或者是看你有多少進步的驗收,也不是你要對我交代的對話。對我而言,我們的對話與諮商,我在意的是,能不能讓你思考到一些你之前沒有思考過的事情,或者是你把你的感受說出來,它是一個可以好好陪伴你的機會。」
諮商師跟著我一起探究諮商對我來說的期待是什麼,而我分享:那對我而言是,我很久都沒有好好看看自己了,而我現在想要面對我自己,但不知道怎麼樣去面對。
而到了這一次的諮商,我帶著中間我所經驗的一些事件與感受,想要與她討論。
她聽完我分享之後,先肯定我在生活中能有很多反思與感受自己的時刻、對自我的覺察,而這是對一個人的成長而言,蠻重要的能力與勇氣。
她也說在這些事件當中看見一個很核心的想要訴說的是「我在“做自己”與“維持關係”中間的掙扎」,而主軸是「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關係裡我想要怎麼呈現我自己?」
很多時候她也會停下問問對於她說的那些話,我有什麼感受?而當我沒有辦法形容我的感受時,她也陪著我慢慢去釐清,例如「你是會覺得自己被攻擊了的感覺呢?還是對於對方沒有辦法被理解而感到失落,或是有些生氣」我才發現原來可以有這麼多形容詞可以細微地呈現我的感受。
當我被帶領看見我的生命狀態時,我問她的是,我不知道該怎麼改變我原本的想法?
諮商師在這個時候告訴我,她看見我有一個很著急想要去到某一個地方的嚮往,但在這樣的時候她會幫我踩個煞車,因為當我們這麼急著想要改變的時候,反而會被自己給絆住,而當我們能夠好好靜下來陪伴自己時,那才是改變發生的時候。
她說諮商的力量是來自於對話,而透過對話,我們在做的是讓我們能夠跳脫兩極,拓展我們的選擇,使得我們的自我越來越穩。可是當我們只有兩極的時候,會想要趕緊逃離自認最糟的狀態,想要立刻出發到另外一個最好的狀態,那我們就好像沒有尊重現在自己可以在的狀態。
而拓展選擇這件事情,很大一部分就會回到我可以怎麼為我的每一種選擇負責,在這之前我們可以做的事前準備,就是把選擇想清楚,那麼負責就會成為了一種理所當然,而不是一種負擔。
中間她也讓我理清我所謂的有所成就是指什麼,怎樣才算有所成就,並且讓我衡量成就的各個面向,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有「職涯方向」、「與他人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把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說清楚」、「為自己的日常做決定」這幾項,而目前的我會在這幾個向度給自己幾分,還有在幾個月後倘若要自認有所改變或進步,在這幾個向度我覺得能提升幾分。在這個衡量的過程中她也和我核對我為自己日常做決定的細節,到最後我明白了其實我能夠為我自己做決定,只是做決定的同時,還是會有一些社會劇本跟關係腳本絆住了我。
而在接下來我可以做的是,在日常生活裡去觀察我在哪些時刻會想要去討好別人,或是在當下可能沒意識到自己在討好,但事後回看自己,發現自己在討好又是怎樣的時刻,而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什麼,然後我可以把這些時刻紀錄下來。
諮商師告訴我這個方式是去區辨自己討好時的感受以及要討好背後的原因,並去問自己那樣的連結是怎麼起來的。這個方式是在幫我儲備,我可以在下一次遇到相似情況時,花越來越短的時間去問自己這些問題。
______
你諮商的方式?
實體面對面
在心理諮商前,你感受到的狀態?
開始心理諮商之後,我因為想要在每一次的會談裡好好討論我自己,所以我在沒有會談的那些時間裡,開啟了備忘錄記下許許多多自己遇見的事情和感受。
包括我在選擇早餐時,沒有照著家人的希望去選擇她特地留給我的早餐,這讓我感到罪惡;
我在和久未見、未更新近況的朋友聊天,因為時間不夠我去告訴對方我在待業期間的經歷和折磨,所以告訴了朋友我現在接下來這份工作的看法,我認為是階段性的工作,然後朋友給的回應,是笑著說了一句「又階段性」,而那又戳到了我,讓我感到丟臉;
又或者在朋友的邀約某個我不太喜歡的性質活動時,我卻不能夠好好說出我真實的想法,而是說我可能家裡會有事⋯我就在想,是不是有些時候我也要為我自己陷入這樣兩難的情況裡負一些責任呢?
我為了這些事情感到困惑,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我把這些事情帶進諮商室和諮商師討論。
諮商過程中,你感受到心理諮商師給你的啟發
我看見了:其實我根深蒂固的告訴我自己「我不夠好」、「我不值得」、「我會被拒絕」,而我好像要透過不斷地證明自己,而那個證明的背後是因為我覺得我自己不足,但是不管我呈現多少,我的內在還是會感覺到「我自己不好」,我很相信這件事情,所以不管我做了什麼,最後還是會回來驗證那個「我不值得」、「我不夠好」。
你的心理諮商師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