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走進面談室,就像走入誇誇室,我總是得到無限的理解、鼓勵與支持,過往只知道自己總是不夠好,不懂自己為什麼值得被稱讚,因此我很少肯定我自己。
在加入新工作環境時,面對美味看來光鮮亮麗的新同事,我的想像力腦補了很多他們的優秀、家世、學歷、背景等,我的想像力也屢屢重擊我的信心,一方面的我很興奮我加入一個優秀的團隊,另一方面的我覺得我沒有資格也不夠水準,能與這些人共事,書上說這是「冒牌者症候候群」,但我只覺得我闖進了應該不屬於我的俱樂部門票。他們的話題是高級飯店、米其林星星,與航空哩程,我的日常是青年旅社、路邊攤美食,與廉航促銷,他們過往在念長春藤,我現在只好養龜背芋。這各方壓力下,我不僅工作效率低落,更懷疑自己可否撐過試用期,以及誰何時會揭穿我的面具,發現這個「冒牌者」的真面目。
曾與履歷王 Jude 是工作夥伴,因此我也常常看到他鼓勵大家為自己的心靈上「重訓」,我也開始首次嘗試諮商,一開始有點緩慢,我想拿特效藥,卻發現這可能是場長途馬拉松,自信心低落了數十年,怎麽可能幾週就無限增長?不過每次走進面談室,就像走入誇誇室,我總是得到無限的理解、鼓勵與支持,過往只知道自己總是不夠好,不懂自己為什麼值得被稱讚,因此我很少肯定我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經做得很好(至少很努力吧),過程中當然不僅僅是得到許多稱讚與肯定,還慢慢與諮商師一起發現我的沒自信從何而來,該如何自我接納(因為我覺得我終究無法變得自信爆棚),這個房間從誇誇室又變成家庭背景探索空間,了解我很熱愛的家人可能如何影響了這個不太自信的我,他們又同時支持著這個不斷鞭策自己向前的我。
這個空間開始有些魔力,與朋友的日常抱怨,不知為何與這位諮商師重述時,我突然增加了自省能力,我在抱怨在職場上傷害了我時,可能我也傷害了她,我反思,我道歉,我和解,我放下,我還是我,我也不只是我。諮商的最後數字,我們一起回顧整個諮商旅程,我忘記自己曾如此不堪,我散落一室的狼狽被他理性地梳理與溫柔地重述,但我也看見自己不斷重複的旅程,總是從深刻自覺不足開始,然後鞭策自己不斷向前,再其中一路成長與拾得樂趣,卻會再因重複乏味而自願離開舒適圈,然後又信心低落、痛苦成長、自得其樂、無聊低潮,這一切既是過程,也是成長。了解到自己就像是小倉鼠踏著滾輪,似乎就可以理解自己在職場上這些起落與情緒的輪迴。
這一切,都是仰賴與心理諮商師一起工作領悟到的成果。
______
你諮商的方式?
實體面對面
在心理諮商前,你感受到的狀態?
缺乏信心,不上不下,格格不入,假裝安好,不知從何努力起,努力後又沒成果,沒成果又更摧毀信心,無限輪迴,無窮地獄。
諮商過程中,你感受到心理諮商師給你的啟發
釐清情緒背後的原因,或者沒有原因。了解所有的反應都是有所根基,不是一朝一日可以突然翻轉,過去長時間發生的一切累積了現在的我,所以現在的我要打造未來更自在的我。
你會如何形容這名諮商師的風格?
溫柔的談話方式包裝犀利的問句,平和且貼近距離的提問。但總是提問最基礎但最核心的基礎問題,就可以打翻所有的「我以為」,並提供另一個視角檢視「我感覺」。
你的心理諮商師價格